厦门大学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5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校两个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1位合作伙伴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 10:5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10日上午,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有2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位合作伙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取得重大历史突破。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件盛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





孙世刚教授(左)和韩家淮课题组成员周化民教授(右)在颁奖现场

  我校获奖成果分属生命科学领域和物理化学领域,分别是:中科院院士、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TNF诱导的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和化学化工学院孙世刚教授课题组的“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与我校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高塔终身讲席教授、终身校董事教授和工学杰出讲席教授王中林获201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利用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到了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分子转化开关——RIP3,发现它对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在控制细胞的死亡方式上,起着重要作用,并建立了一个用培养细胞做材料的遗传学研究新方法,找到了一些与细胞坏死相关的基因。这些研究成果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药物靶点,发表的文章总共被引用580次。

  孙世刚教授课题组二十多年来通过系统研究原子排列结构可控的单晶电极,揭示了电催化剂的构效规律,提出椅式活性位模型;通过建立先进的电化学界面研究方法,阐明了电催化反应机理;进而创建高指数晶面/高表面能金属纳米晶结构控制合成的电化学方法,制备出具有高活性密度的铂二十四面体等一系列高表面能纳米晶,实现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和性能调控,被《科学》杂志专文评价为“纳米催化剂合成的重大突破”。

  王中林教授,国际纳米科技领域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2006年起,王中林与我校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逐步建立起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共同承担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专项等项目,合作发表论文15篇(包括《科学》1篇和《自然》1篇)。王中林还受聘该实验室国际顾问,为实验室发展出谋划策。此次王中林的国际科技合作奖,即以我校为第一合作单位进行申请。

  据了解,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程开甲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6年以来,我校已有6个项目(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据信,一年同时有两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高校并不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厦门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29 16:09 , Processed in 0.1949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